今天,看到了達芬奇的一批素描,感覺很棒,發自心靈的震顫!驚嘆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精神,傳統經典的素描依然值得現代人去學習。
萊昂納多·達·芬奇(意大利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譯達文西,全名萊昂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是一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而且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三杰”。
達·芬奇用盡一生來記錄他的素描作品、發明、建筑設計、力學元素、繪畫構想、人體解剖、物品清單甚至向他借錢的人。
達·芬奇創作這幅畫時,意大利很多地方都被法國占領。在惡劣的環境中,他懷著極其沉重的心情繪制成的這幅《自畫像》。在這幅《自畫像》中,畫家觀察入微,用的線條豐富多變,剛柔相濟尤其善用濃密程度不同斜線表現光暗的微妙變化,這張畫用生動靈活的線條,通過簡單的寥寥數筆進行高度概括,其中卻包含許多轉折,體面關系,發線代面,立體感很強,還有,人物的表情也很傳神。
《維特魯威人比例研究》是達芬奇以比例最精準的男性為藍本,因此后世也常以“完美比例”來形容當中的男性,也是許多人熟悉的一幅畫。一個裸體的健壯中年男子,兩臂微斜上舉,兩腿叉開,以他的頭、足和手指各為端點,正好外接一個圓形。同時在畫中清楚可見疊著另一幅圖像:男子兩臂平伸站立,以他的頭、足和手指各為端點,正好外接一個正方形。
達·芬奇用盡一生來記錄他的素描作品、發明、建筑設計、力學元素、繪畫構想、人體解剖、戰士、物品清單甚至向他借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