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摹的目的要明確
臨摹就像一個人補營養,缺少維生素A,就要維生素A。缺少維生素B,就去補維生素B。千萬不能缺少維生素A,卻去補維生素B。臨摹也一樣,只有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寫生結合起來,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有選擇性的臨摹,才能事半功倍。
例如:你最近畫頭像,總是處理不好明暗交界線,那么你就要選擇一幅明暗交界線處理比較好的畫來臨。研究對方是如何處理明暗交界線的,為什么這樣處理?將結構的來龍去脈和體面朝向、和形體的方圓變化、和虛實關系結合起來分析,邊理解邊臨,這樣的臨摹才會有成效。通過臨摹這張畫,你加深了對明暗交界線的認識,就是很大的收獲。記住,你每次臨一張畫,之前都要明確為么要臨,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
二、臨摹要有針對性,臨摹的知識點越具體越好
臨摹不僅要有目的性的臨,還要將知識點分解了臨,一次解決一個問題,日積月累就能把全部的知識點解決了。考前學習,時間非常寶貴,臨摹多是課下時間進行。希望通過臨一張畫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現實的。所以,我通常都是擠時間,利用課下的十分鐘或午飯后的一小時,臨一個眼睛,或臨一個鼻子,反復的研究,直到將困惑打開,將問題解決為止。如果今天一天將眼睛的知識點解決了,就是很大的收獲。我接觸很多學生,有些人直到考前連一個眼睛都畫不好呢,這是為什么呢?我想主要原因是他天天在畫,大而空,卻從來沒有具體研究過任何一個局部,沒有將任何一個局部吃透。所以,我建議你:學習不要好高騖遠,每天扎扎實實地解決一個小問題或者小局部,就是很了不起的進步。
三、臨摹貴在學以致用
我們臨摹的目的是要將高手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將高手的理解變成自己的理解。所以,及時將在臨摹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寫生中去,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才算臨摹的終止。如果臨摹完之后,毫無所得,那就是你的臨摹出現了問題。我通常在臨摹完一張畫之后,會“刻意”的去運用自己剛學到的知識規律,在寫生中實踐。反復嘗試,不斷改進,直到變成自己的東西。
有學生說自己不喜歡臨摹,經再三追問,才知道他不喜歡臨摹的原因是總也臨不像原作,而且感覺臨摹比寫生還難。對有類似情況的同學,我勸你一定要改變心態,重視臨摹的作用。只要你沉下心來,不浮躁,你就會從臨摹中受益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