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教學體系實際上是很復雜的,而且不同的專業老師對觀察方法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的方法也是相當的多,但是,在這里我們仍然要提倡科學的觀察方法——先觀而后察,其理由有兩個方面。
一、大體、粗略地看有利于我們觀察物體的視線總在整體之中。二、一開始就進入仔細分析、反復比較是不利于整體印象的形成;相反,在其思維里面還會出現雜七雜八的形象。由此可見,我們不難發現先觀后察的觀察方法是合邏輯的、科學的,在教學中應該得到廣泛的推廣。


這里要讓學生明確以下四方面:一、學會用大的長短線概括形體的大動態,強化形體的大印象。二、學會用排線概括形體的大明暗,表現形體的大體積。排線是點、線的結晶,由于它很容易形成體積,而且概括性極強,因而在素描作畫中運用地相當頻繁。三、找出兩條主要明暗交界線,并加強其對比。注意要用大的長短線、大的排線去找,要用大的明暗去加強。明暗交界線不是兩條單薄的線,它通常具有面的性質,體的厚度,加強它實際上就等于加強畫面的大體積。所以,整個作畫過程中要反復抓住這兩條主要交界線,把握它的結構轉折變化。四、深入刻畫視覺中心,視覺中心是一幅作品所要表達情感,傳達畫者主觀思想情趣的的地方; 因此,需要切切實實重點刻畫。它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1、五官的形體,2、五官的空間3、五官的體積4、五官的質感。深入的刻畫其目的就在于塑造形體的嚴謹,空間層次的分明,體感的強烈以及質感的真實。

綜上所述,“點是線中的點,線是面中的線,面是體中面”深刻地概括了點、線、面、體作為繪畫的本體語言辨證統一關系。這種關系將直接影響我們作畫的全過程,并且大大地推動了素描教與學的往縱深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