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善”,作“長于”或“愛好”講,學畫要善問,就是要善于或愛好提問題,首問己,后問師,再問書本來求知,不善提問,不算好學生, 做教師的,都有個經驗,不論課上課下,不管課前課后,學生們倘悶聲不響,沒有發問,或是異口同聲,都說,“沒問題”,就如賬房先生平衡收支,出現莫名有余時,這不會令他喜上眉梢。


不知您學素描時有否問過自己。如果也只是層面上問了幾個,而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不知它的根本作用是什么的話,這就等于白問,也等于沒問,甚而也就等于素描白學了!如果您知道它的根本作用在于,鍛煉造型時,從認識論的角度,培養你正確的觀察方法。注意觀察時,要整體出發、須全局考慮;從大體到局部、由細部到整體地反復訓練。且從中體味到物象的形體結構、質感量感、光照變化,等等。從而使你的眼、腦、手在準確捕捉形體時,就不會孤立地只按模特某側的輪廓邊沿線,來拼湊作圖;也不會發生形體比例失調,而走形的問題。有人埋怨素描畫得好,而自己的專業(國、油、版、雕等)卻為啥不理想呢?那是因為,由于各個專業彼此間有著與素描不盡相同的表現技法。特別如雕塑,它與素描,前者為三維立體的空間藝術,后者是二維平面的繪畫造型,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兩者毫無相似之處。但,在各專業里,造型,倘出現錯誤的觀察方法時,這正是你在素描學習中,缺失了正確觀察方法的緣故。顯然,我以為,學習素描的最大目的,或首要任務,就是學會在造型時,要解決與掌握一個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畫善問。因為有問,就會有追求。答疑解惑,進步了,又有新的問題出現。這種問題的不斷出現與解決,如是的往返,因不會停滯而進步。有句成語,叫“好問則裕”,就是這個意思。勤于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豐富。得“裕”,即豐富,關鍵在“好問”上。“好問”的前提,我覺得,還在于奇思、妙想。因為沒有“異想天開”的問題提出,哪有今天的飛機上天?甭說飛船遨游上太空了!學畫亦然。怎樣畫得準確,如何畫得精到,善于發現問題,而后提出問題,就要動腦筋,奇思妙想找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