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詩人泰戈爾說:“人,是上帝最美的創造,是一切美的因素的結合體”確實,人因其情感之美,造型之美而成為許多畫家表現的題材,16世紀末葉,世 界上的第一個美術學院——意大利波倫亞學院就把素描人像寫生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可見素描人像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素描人像分素描頭像、素描半身像、 素描全身像等。
結構認識
要畫好半身人像,首先要對所描繪對象的基本結構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與理解,這樣才能準確地表現對象,培養和建立造型上的結構觀念,加深對所描繪的物蒙在解剖 結構上的研究與理解,這對每一個學習者來說都是在訓練中必須要面臨的課題,這關系到學習者能否獲得深入觀察和理解對象內在結構與動態的能力。通過對結構的 理解和認識,要盡快走出模仿客觀表象的層面,在造型上得到理性的深化和創造性的升華。在訓練過程中出現造型問題,究其原因,大多是結構造型觀念的問題,即 缺乏對物象在結構本質上的深^觀察和深刻理解。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態度和盲目摹仿客觀表象的習畫方式,如果不加以糾正,必然會導致學習上走彎路,從而陷入 停滯不前的泥潭中。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對描繪對象的結構認識。

寫生步驟
1、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首先,必須理解頭部、頸部、軀干、臀部以及上肢之間結構和動態的比例關系,這是人物造型的決定因素。同時,還須分析人物各部分的結構特征,包括臉部五官和手部等主要形態特征。除此之外,作者還應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
2、安排畫面構圖,畫出基本動態比例關系。根據對結構關系的理解,并通過人物動態比例關系合理地確定畫面布局,同時避免畫面出現編、滿、空的現象。當構圖確立后,再進一步完善人物基本比例,大的結構體塊關系,整合人物的動態比例。同時獲得客觀準確的基本的形象特征。
3、深入塑造,仔細刻畫。深入理解對象的局部結構特征,加強細節刻畫,生動地再現人物的年齡、性別以及表情變化,尤其是人物的頭部、五官、手部的塑造。當 然,也不能放棄對人物服飾的刻畫,如服裝的衣紋和質感等。這一步驟特別要注意控制畫面的整體性和層次感,處理好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客觀地表現對象的主 次,虛宴、前后空間等關系,以防止灰、臟、亂、膩等不良后果的產生。
4、調整大關系,便畫面效果整體統一。全面調整畫面,突出主體,概括次要部分,使畫面無論是結構關系、線條組合,還星明唁灰調子關系都能達到完整統一,尤其要整體把握頭部、手、軀干、服裝、頭發之間的層次關系。

寫生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構圖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形象在畫幅中落幅太高,造成沖頂;形象在畫幅中落幅太低,人物重心下沉,甚至有的頭和手沖出畫面,畫幅偏左或偏右,形成視覺很不完整的構圖。要獲得好的構圖就必須克服上述諸多弊病。
2、基本比例,動意不準確。這是由于作者觀察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首先應從整體的人物造型去觀察,如頭、頸、軀干、上肢等之間的比例及聯系,外形與內部結構的關系。如果基本比例、動態不準,就很難把握人物的基本形體特征。
3、局部形體結構關系不到位,塑造不夠深入。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局部結構的理解分析.尤其是對頭和手等結構復雜的部位的理解分析,從而影響造型的準確性及深 ^程度。所以在理解基本結構的同時,還須分析局部細微的形體結構特征,對形體結構的正確認識與理解是人物肖像素描作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4、頭部.手部與其他部位之間主次、明暗、虛實、前后空間關系缺乏。特別是頭部與其他部位對比不明確,常常容易產生灰,臟、膩等現象。畫面出現灰、臟等弊 病主要由于明暗對比不明確所致,而“膩”則是因為塑造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所致。虛實、前后空間等關系缺乏,同樣也是造成主次、明暗關系不到位的主要原 因。
5、畫面效果不夠整體統一,出現碎、花、亂、灰、臟等不良現象。在塑造局部時,往往會被細節打動而忽略畫面的整體性,甚至過多地刻畫暗部,使其產生許多亮 點因而變碎變亂。因此,刻畫局部時要考慮到畫面整體的主次、明暗、虛實等關系,在作畫的最后階段還必須對整個畫面進行全面調整。調整的目的就是要突出主 體,整合六關系,消除可能出現的碎,花、亂、灰、臟等現象。
總之,一幅優秀的半身帶手的人物素描,不僅對人物動意、基本比例與結構體塊以及主次、窒間關系等要有正確的分析、理解與表達,同時也要十分注重對頭部、手 部等細節部位和人物表情特征的刻畫與表現。同時,還要處理好頭部、手部與服飾衣紋之間的關系,及衣紋與衣紋間的關系。至于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則可因人而 異,這方面有許多繪畫大師的作品可以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如荷爾拜因。丟勒、倫勃朗、魯本斯、德加、凡,高等諸多大師的作品。



工具材料選擇
通常采用木炭條、木炭鉛筆、鉛筆、水墨等,也可以將木炭條和鉛筆或者木炭條和木炭鉛筆相結合,先用木炭條鋪大的陰暗關系,并概括出大的結構體塊關系,然后 再用鉛筆或木炭鉛筆進行深入塑造。不過,用木炭條時切記不宜過多地來回重復抹涂,以免畫面不透氣,產生悶、臟的后果,不便于以后的深入刻畫。另外,選用工 具時須了解其性畿:木炭條易畫出鞍松動的效果;而鉛筆、木炭鉛筆則容易表現結實的感覺,并且能較方便深入地塑造形體、刻畫細節,當然,鉛筆運用不當會出現 灰的現象。木炭鉛筆較難掌握,易造成臟的后果。水墨更難掌握,但有其獨特韻味。
紙張一般選擇鉛畫紙、素描紙、白卡紙、宣紙等。當然,有一塊好的橡皮.也很有用。除可修改調整畫面外,有時也可當筆使用,例如對高光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