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整體·
寫生中講的整體是兩個整體。
第一,是指對象的整體。
這層意思是要求從整體角度觀察對象中的各個大關系。不能一開始就對某些局部發生興趣而顛倒了觀察的順序。
第二,是指畫面的整體。
要 從整體角度審視、控制好自己的畫面。在深入階段把握住畫面整體尤為重要。畫面的整體大關系不是照抄對象的大關系,而是作為參考,特別是對大的黑白灰關系, 主體與背景的關系,強調不強調光影與明暗等方面,都可以自主地處理好畫面的大關系。畫面是檢驗整體觀念和整體控制能力的一面鏡子。
畫面整 體關系的依據是對象的整體,但是畫面又不依賴對象,是依表現的需要;有時照抄是不對的是被動的,因為照抄對表現對象不利,反而效果不好。應以畫面需要為原 則,把握好畫面的整體。比如,我選擇的兩幅大衛頭像素描,有一幅就沒有畫背景,這時畫面和對象的整體關系就發生了變化,原來是灰托白,現在變成白托灰了。
整體意識的養成是漫長的,靠實踐中日積月累。和其他問題一樣,不可能知過必改,知鐠不犯,只能在畫的過程中充分關注,嚴防死守,盡量作到整體;只能在屢犯屢改中完善整體意識。
畫素描要眼觀六路再則要聽而不聞,手畫著細部眼睛卻要盯住兩個整體,畫哪還不能看哪。“畫一筆要想到一百個問題”,
畫一筆想的方面越多,照顧的方面越多,說明你越成熟,越接近大師水平。
在畫的每一筆之中和這一筆之外,融含著整體的各種關系,各方面的聯系。德拉克洛瓦說“只知其一是畫不好其一的”,此話深刻而精辟。
俄羅斯畫家符魯貝爾畫的這幅《勃留洛夫像》,看似貌不驚人,可是它被俄羅斯許多藝術刊物反復介紹,被視為美術教育界的“經典”,經典是要認真拜讀的。我希望大家能看懂這幅畫好在何處,看懂了就會提高一大步!
這幅初看像未完成之作。它顯示出畫家對整體諸因素具有非常清明澄徹的觀察力,對畫面整體的控制能力,從整體出發把握步驟的能力,簡明準確的概括能力。該抓 緊的關鍵位置做了標記決不放松,筆與筆,面與面,形與形都畫在結構關系的實處,不多不少恰如其分。在捕捉形的特征上,用筆不多而精確,特別是眼睛和嘴,幾 個小直線,幾個小面的過渡,精準鮮明無以附加。畫的許多地方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因為他畫得似是非似,似與不似。
對“精品”的欣賞能力,要靠不斷提高各種水平和能力,有了水平不一定具備能力,只有具備能力,才真正有了水平!
什么叫“精不等于細”?什么叫高水平?只有經常讀好的作品,常臨摹好的畫作,才能從中發現,從中悟出可測又不可測的東西。
整體與局部的完美是什么?讀了這幅畫結合我介紹兩個學生的素描全過程,我想讀者會得到啟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