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我們第一次時帶上了一些畫紙和幾支鉛筆就去了戶外一樣,我們現在再帶上一些畫紙和—些硬度中等的炭筆、一坱可把橡皮,一塊抹布和一罐定色劑就上路吧。炭精很適宜于戶外畫畫,它使用靈活方便,可以畫出很多不同的色調和效果——從輕淡到粗黑。
炭精的優劣之處
炭精容易掌握,使用方便(不需要刷筆、水或其他材料),這無疑是它在戶外寫生時的優勢。它的唯一缺點就是柔韌性差。
哪怕娃輕輕碰觸,都可能導致一幅炭精畫改變,所以對于完成的畫作,你必須格外小心。的確,由干炭精寫生太容易被弄污了,所以一旦畫完你得馬上噴定色劑。
捕捉大自然的各種狀貌
由于大自然的狀貌永遠在改變,在戶外寫生的畫家就得善于捕促它轉瞬即逝的情態。對于這樣的快速捕捉,炭精提供了速度上的條件。比如,你可以飛快地畫下光線的瞬間,畫下云彩變幻的一剎那。你可以快速在大片面積上著色。用手指或一塊亮皮輕輕拭擦,可以把色調減淡,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完全去掉。
捕捉主要物體的大形狀
在戶外寫生,如同畫室內的人造物品一樣,首先得找到物體的基本幾何形狀。炭精的易使用性使得你可以很快地畫出那些大形狀來,接下來你可以考慮比例問題以及這些大形狀與那些較小形狀的相互關系。一旦你用大筆觸捕捉住了要畫的樹或巖石,你就可以接下來畫那些較小的形狀和更為復雜的細節(圖例A)。
在表現某個對象比如巖石的大形狀(圖例B)時,有一個危險。由于你全神貫注于建立起正確的比例,你可能會忘記位位置或構圖,結果就出現了圖例B中1那樣的單調安排。不過,構圖問題還是容易解決的(圖例B中的2)。
炭精草圖速寫
我畫圖例C和D的這些炭精草圖,是為了強調炭精在捕捉大自然瞬間狀態上的能力。我還想通過它們指出絕大多數現場繪畫(戶外),就是這樣的“草圖”或速寫,而不是精雕細琢。在那種精雕細琢中,你要去研究一個對象的特征和細節,而在炭精草圖或速寫中,你只捕捉一瞬間的快速印象。
用炭精來完成
在你的草圖速寫中,你建立了基本的比例和風景中那些物體的相互關系。草圖是基本形狀的簡單的平的輪廊,這里不必太注意去表現色調或紋理的不同,它們只要有所提示就行。當你對自己畫出的第一印象滿意之后,你就細琢時,你可以把草圖中那些大的輪廓線條擦掉,可以把注意力轉到暗影的邊緣、不同色調的過渡我的做法是用一張新紙蒙在草圖上,在它上面進行成稿的描繪(見本講后面的示范)。
圖例B 當我畫這幅草圖時候,我完全沉浸在如實表現眼前景色之中。當我回來后,我注意到了巖石輪廓的單調。由于這幅畫已經“固定”了,所以我用一張新紙蒙在它上面,把它描下來,然后用你在
2中看到的巖石來取代它上面的巖石。注意,新巖石的斜線A提供了畢業的另一個角度,與樹干的斜線B形成了映襯。
圖例C 我對實際風景所做的全部改變,不過是放大了右邊物體的形狀,以使畫作的平衡更好一些。
圖例D在這幅炭精速寫中,所有的東西都分布得很美妙:不同的色調,不同的紋理和那些伸展的線條。
圖例E這也是一幅用炭筆畫的速寫。如果我不是畫速寫,而是畫成稿的話,我會把樹畫小一點,這樣它們就不會與趣味的中心點房屋——競爭。我還會把它們畫得再斜一點。
圖例F 當這兩棵松樹的整體形狀正確地建立起來之后,我用一張新紙蒙住它,開始畫成稿。在新紙上,我可以用松炭條去表現那些較小的細節了。由于炭精畫面很容易被弄污,我一畫完馬上就用定色劑把它固定。
畫船屋的步驟1:我答應過你們,無論畫得是好是糟,我都會把自己寫生之旅的所有成果展示給你們看。 這就是一幅畫得不好的作品。我開始畫時很有激情,因為這些對象的形狀和紋理令人興奮。我根快地用 線條鎖定了它們,就是這一張。可是,問題出現了!我注意到里面的東西太多,背景與船只在爭奪注意 力。我覺得通過僅在船上下功夫還可以挽救它,或者是只顯示遠處帶碼頭的地平線(虛線以下部分}。然 而,有時候一幅畫是很難處理的。
畫船屋的步驟2:我還是不情愿放棄這幅畫,我用一張新紙蒙在前面那張線稿上,開始添加色調。我只畫到你看到的這個樣子就畫不下去了,因為我的色調是平面的。然而,我眼前這片風景的色彩和紋理是那般美妙!每個事物都銀光閃爍、彩虹般地閃爍,仿佛在大聲嚷著,讓你把它們畫出來!對,這就是關鍵詞:畫出來!而不是描出來。你要問自己的頭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地方首先吸引我的是什么?如果是它的色彩,但你只帶了炭精,那就走人好了。帶上你的顏料,什么時候再回到這個地方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