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學習是一個不斷出現“錯誤”和“糾正錯誤”的過程,每克服一個錯誤,就在認識上和技術上得到一次提高,作品也會更接近“真實”,克服了初級階段的“錯誤”,就意味著初級課程的完成,進而轉入高一級課程的學習。

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初學者在素描中出現的“錯誤”多于“正確”,隨著學習的不斷進步,這種比例會不斷得到改善。改善的方法是:選擇階段課程重點內容中容易出現的錯誤,作為糾正的對象。例如,石膏幾何體階段的重點是步驟技術和形體技術,初學者在這一階段經常出現的錯誤是步驟顛倒和形體比例、透視不準,這兩個方面的錯誤都會導致素描操作紊亂,畫面偏離實際。步驟錯誤的原因是,初學者對素描特殊的操作方式不習慣,未能按整體作畫的“六個原則”去做。糾正的方法是:在素描中,畫者要盡量按素描作畫的要求,尋找和體驗新的操作方式,時刻記住素描步驟技術的原則和秩序。比例錯誤的糾正方法是:選擇兩種近似的比例加以比較,找出差異,確定正確的比例關系。透視錯誤的糾正方法是:學習必要的透視知識,掌握形體縮變規律,仔細觀察被畫對象,找出透視縮變現象,有意識地將其加強表現。
總之,學習素描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學會如何一個一個將其糾正并避免重犯。
當你完成了石膏幾何素描課程以后,將進入靜物素描的學習。靜物的種類有很多,包括了生活物品、工俱、文物、服飾、植物等。靜物的形體和結構差異很大,造型簡單的靜物可以用作由幾何形素描向靜物素描過渡的學習對象,復雜的靜物可以用作中、高級素描訓練的對象。靜物的形式特征也很多樣,它在形體、結構、色彩、肌理上的豐富變化,是訓練初學者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極好對象。
通過表現靜物豐富的形體變化,能培養初學者對“形象”的觀察和理解,使寫生技術得到全面的熟練和發揮。通過掌握完整感受物體形象的整體認識方法,完成從單純模仿客觀形式到完整處理畫面的素描整體表現訓練。
通過表現靜物豐富的結構變化,可以增強初學者對物體“明暗”的理解和表現能力,學會分析物體體面與光線的有機關系,完成從單純照搬物體光影到揭示明暗變化規律的認識和表現訓練。
通過表現靜物豐富的色彩變化,可以培養初學者對素描特殊色調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增強對畫面“主調”的控制力,同時也為今后學習色彩打下基礎。
通過表現靜物豐富的肌理變化,可以培養初學者使用和掌握畫筆的表現能力,學會用不同線條表現不同物體的特殊技巧。
靜物素描也是藝術創作題材之一,完整地畫好一幅靜物作品,是畫者審美能力的一次提高和愉快勞動的體驗。靜物本身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形式和文化價值,素描可以通過發掘這些精神因素,探索學習表現主觀感情的方法和手段。